作为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各类农业补贴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助推器和指挥棒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并且由普惠制转为向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引导帮助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但是,也有许多农业从业者表示,自己明明递交了申请,却并没有拿到农业补贴。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分析: 徐春晖: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发放农业补贴。近年来,农业补贴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申请农业补贴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有的农民朋友抱怨,
查看详情一种原产于中国的古老粮食作物谷子,近年在非洲多个国家试种成功,把“小”谷子做成了“大”事业。 “小”,在从事这一研究的中国农业科学家赵治海眼里,显有所指:除了颗粒小外,种植面积和民众消费量相比过去,“也都变小了”。 谷子被誉为“五谷之首”,在中国北方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作为曾经的传统主粮,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种植面积约1.5亿亩。后因产量低等原因,渐被高产的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所取代。 但这并不影响民众对谷子的喜爱。时至今日,去壳水煮而成的小米粥,作为民众常
查看详情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二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召开之际,2日下午,由四川省农业厅举办的四川优质农产品品牌推介会在湖南长沙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们来到推介会现场关注四川农产品,品味四川味道。同时,推介会还吸引了来自中央及省市的媒体参加,宣传四川特色优质农产品,推介四川品牌,将“川”字号农产品传播到千家万户。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尧斯丹参加推介会议并致辞。他向与会代表及媒体朋友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特别是重点介绍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如何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
查看详情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却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大国,每年的净出口额300多亿美元。事实上,荷兰农业的先天条件跟中国农业多有相似之处,但荷兰却走出了一条高效农业的道路,荷兰是如何做的?中国能复制吗? 1、资源短板下的高效农业 人们常用“小国大业”来形象地描述荷兰的经济特征。荷兰本土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但其农牧产品却以优质、高产闻名,鲜花和种子的出口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荷兰“寸土寸金”,冬季漫长,发展农牧业有诸多不利因素。不过荷兰人的勤劳和聪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先天不足”。勤劳的荷兰人懂得如
查看详情一、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是城市新经济发展时代的产物。是由没有农地的市民承租的市区或近郊区农地而进行耕作的园地。承租者可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进行庭院式经营,以享受耕种与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农地所有者将农地出租收取租金,平时尚可帮助忙于工作的市民照顾农田,收入要远多于自己种田,因而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市民农园发展的类型也很多模式多样,如:家庭农园、学童农园、高龄农园、残疾人农园(如盲人农园)等。 二、银发族农园 是专为60岁以上的退休“银发族”开辟的。目的是让高龄化社会愈益增多的银发老人获得心灵的安宁,获得规律性与回归自然相结合的健康生活,体验耕种、收
查看详情版权所有: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 承办: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鄂ICP备13008896号-1 |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195号新大陆城市花园F栋一层6号 |
邮编:430023 |
联系电话:027-6560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