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蔡甸区大集街道俞家垸村晟光科创服务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已落成,工人们正加紧进行内部装修,确保项目年内全面投用。该项目是街道以创新思路破解村级经济发展瓶颈、激活集体活力的一个缩影,在强村经济模式推动下,截至2024年底,该街道已涌现集体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的村5个,收入超50万元的村12个,发展态势强劲。
武汉晟光科创服务中心项目效果图
面对村级经济普遍存在的思路局限、资源分散、专业运营乏力等难题,大集街道精准施策,多维度发力寻求突破。街道积极向上争取省市扶持政策,指导各村盘活闲置资产,通过仓储招租、土地整合等方式,为多个村带来稳定年租金增长。同时,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支持俞家垸村与曙光村跨区域在南湖片区购地,并协调解决了电力迁改等难题,有效激活了“边角地”资源。
堡家咀村建成仓储厂房增加租赁收入
为提升村集体经济的市场运营能力,街道大力引导成立由村党组织牵头的“强村公司”,目前已组建近20家。这些公司积极吸纳骨干能人进行市场化运作,主动对接区域重点建设项目。西板桥村、文岭村等正是依托湘伟模具、地铁三号线等工程项目,成功承揽配套劳务,拓宽了增收渠道。
党建引领为强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街道组织村支书和年轻干部赴浙江等地沉浸式学习“党建+强村公司”先进经验,并选派骨干力量到关键岗位实践锻炼。同时,全面完成集体“三资”清理,摸清2.7亿集体资产、6万余亩资源,为发展筑牢根基。
彭湾村古树佳园农庄
黄虎村“知音童谷”研学基地
系列举措成效显著。俞家垸村依托科创服务中心等项目,预计年增收将突破150万元;黄虎村打造的“知音童谷”研学基地,带动150余人就业,村集体年均增收40万元,成功获评“全国文明村”。古树佳园共享农庄、龙泉村弘耕种业稻文化研究中心等项目各具特色,推动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加速融合。
集体经济的蓬勃壮大,正有效反哺乡村热土,显著提升着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更激发了村民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主人翁意识。
来源: 蔡甸新闻
版权所有: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 承办: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鄂ICP备13008896号-1 |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195号新大陆城市花园F栋一层6号 |
邮编:430023 |
联系电话:027-6560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