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中稻应快防“高温不实”-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经验交流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长江中下游中稻应快防“高温不实”

发布时间:2014-07-22   来源:原创文章

  中国兴农网通讯员黄智敏苏荣瑞报道 当前,在长江中下游种植面积最大的中稻,将先后进入孕穗到抽穗扬花期,在这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对温光水等反映敏感。然而,今年入夏以来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中稻生育期有所推迟,人们在凉爽中对常年高温可能有所忽视。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江淮、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多高温闷热天气,部分地区将出现3—7天日最高气温在35—38℃的高温。中稻防范“高温不实”已刻不缓待。

  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多年试验研究与服务实践证明,无论在中稻孕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或抽穗扬花期,若遇连续3天或以上≥35℃高温,又不采取防御措施,前者会引起部分花粉不育,后者会因开花授粉、受精不良,均会导致空壳率增高,结实率降低,产量下降。为此建议:

  一是稻田灌深水降温。在高温到来时稻田应灌5—10厘米温度较低的沟塘水,力求日灌夜排。以利于降温增湿,促进稻株正常开花、授粉、受精,提高结实率。但对纹枯病、稻瘟病较重的田块,应切忌灌水太深。

  二是喷施磷酸二氢钾。在早上或傍晚气温较低时,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抗逆力,减逊高温危害。

  三是借助高温抑害虫。高温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生存繁殖不利,可发动群众对其诱集歼灭。

       来源:中国兴农网

版权所有: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 承办: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鄂ICP备13008896号-1 |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195号新大陆城市花园F栋一层6号 | 邮编:430023 | 联系电话:027-6560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