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系列之三 省农科院涂俊凡:培育优良蓝莓品种,助推其高品质发展-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您的位置> 首页 > 供求信息 > 新优产品

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系列之三 省农科院涂俊凡:培育优良蓝莓品种,助推其高品质发展

发布时间:2018-08-02   来源:原创文章

涂俊凡,湖北省果茶所副研究员,路演推介项目《蓝莓优良品种及优质高效技术》。

 



蓝莓营养成分

1.果实风味独特,丰富的糖、酸、Vc及钾、铁、锌等矿质元素外富含花青素SOD、果胶等营养保健成分,果实中花青素含量高达300毫克/100克鲜果,是苹果、葡萄等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2.蓝莓花青素具有护眼养肝、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抗癌抗氧化等特效,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被誉为“黄金果”、“聪明果”、“美丽果”。

 

01

湖北省蓝莓科研与产业


研究单位:

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于2001年开始蓝莓研究,湖北省内最早从事蓝莓研究的科研单位。

主要工作:

(1)优选品种选育:引种、常规杂交育种;

(2)苗木繁育技术研究:组培、扦插、嫁接;

(3)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土壤改良、肥水管理等;

(4)科技成果推广与示范基地建设。

 


 


蓝莓营养成分

 


 

 


科研成果:

(1)制定湖北省地方标准2项

《绿色食品 蓝莓生产技术规程》、《蓝莓组织养育苗技术》

(2)获得专利1项(一种蓝莓组织培养基组分)

(3)审定品种1个

(4)湖北省特色水果工程技术中心

(5)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南方蓝莓科研协作组副组长单位

02

蓝莓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品种和苗木

1.品种多、杂,缺乏区域性优选;

2.种苗质量差异大,品种不纯;

3.盲目引种买苗,苗木市场不规范;

 


二、栽培与管理

1.产业规划不科学,生产投资不足,种植标准不高;

2.科技支撑不足,技术人员急缺,生产管理不规范;

 


 

 

 

 

 

 

 

 

 


 

03

湖北蓝莓发展


1. 湖北省从事蓝莓的研究相对较晚,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是省内最早从事蓝莓研究的科研单位。

2.发展过程:

2001年,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在省内最早开始蓝莓引种试种。

2005年,湖北东南咸宁、西南宜昌小面积区试。

2009年以后,迅速扩展,目前已全省13个地级市的50多个县市区种植,面积约3万亩。

 


 

 

04

蓝莓发展优势

一、自然资源优势

气候条件适宜、酸性土壤分布广、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大。

二、区位优势

临近城区、交通便利,打造全境旅游区。

三、市场优势

城市人口资源和区域旅游资源,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农业。

四、技术优势

适宜优良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先期试验示范。


05

发展蓝莓建议

总体规划、分期实施、

资金充足、滚动发展、

规模适度、风险可控。

现代农业、设施省力、科学管理、

控量增质、打造品牌、长效发展。

 

版权所有: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 承办: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鄂ICP备13008896号-1 |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195号新大陆城市花园F栋一层6号 | 邮编:430023 | 联系电话:027-65608839